top of page
Search

重視在地人情的的暖男爸爸——「耘箖環衛」負責人周書民

  • Writer: SARAH WU
    SARAH WU
  • Jul 24, 2023
  • 4 min read

「耘箖環衛」顧名思義是一間以雲林為基地的公司,創辦人周書民和妻子都是雲林人,六年前,漂在外鄉的書民與妻子都想離家人近一些,就這樣他們選擇回到成長的地方成家立業。


他的陶藝師爸爸本來是一位買賣古董的生意人,沈浸於藝術、古董多年後改道成為陶藝師。他跟弟弟雖都是理工生,卻各有各的樣,弟弟的個性比較像個傳統的理科生,做起事來調理分明,講究標準。而書民則遺傳了父親善於溝通,創業者冒險的精神。「我的爸爸很帥唷。」他眼裡帶著笑意地跟我們介紹父親最近辦的陶藝展覽,「這樣可以讓雲林虎尾有多一點文化氣息。」從小看著爸爸跟形形式式的人談生意,耳濡目染之下,他對人們的情緒、表情與肢體語言更加敏感,也培養出創業者的獨到眼光。


防治業的估價工作就像古董鑑賞,每個案場的情況都是獨一無二的,能循的標準少之又少,需要靠經驗和長年培養的眼光。書民在父親身上學到的,不止是創業者的眼界和溝通技巧,而是某種獨特的氣質,既能兼顧商業市場又能忠於自我,讓年輕的他能獨樹一幟地在雲林站穩住腳。


書民進入病媒防治業是偶然,也是緣分。跟很多年輕人一樣,他曾經歷過一段自我尋找的階段。在大學化工系畢業後,他進了一家美資的研磨工廠,一作就是好幾年,那幾年,他學習“標準”與“要求”的重要。雖然公司具有國際視野,但他發現在工廠實驗室的工作不是他想要的,辭掉原來的工作,他踏上生命探索的旅程,存了些錢的他到去日本東京一年沉澱了一年。


異鄉的生活很考驗的是勇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何況當時書民的日語程度並不理想,只是上過日文補習班,學會唸五十個音罷了。在日本沒有親人和朋友,他只能單獨面對和解決種種問題。早上他去語言學校精進日文,下午則到拉麵店打工賺錢,他想在短時間提升日語能力。東京的生活步調比臺北快的多,在東京的日子,他的耐壓度逐漸提高。「在餐廳工作腦筋要動很快,要看現場的動向,整個流程動向都要很流暢,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狀況,就會整個亂七八糟。」習慣了日本餐廳高壓工作,讓他在日後創業時比其他人擁有更高的抗壓性。


經過一年的沉澱後,書民選擇了服務業,他認為那是適合的路。喜好學習的書民不放過任何上課、考照的機會,不管是與工作直接相關,或是根本無關。從日本回來後,他著多年來累積的多種執照,除了一些跟化工相關的資格外,還有一張與當年工作完全無關的病媒防治業專技的執照。 在稍微了解產業後,他發現這一行業投資門檻低,不需用大筆前期資本,對年輕的他絕對是利多。 於是他到去了臺南一家病媒防治公司學習, 一段時間後,他與妻子回到雲林老家創立「耘箖環衛」。當年,雲林的十幾間病媒防治公司大多採用傳統噴藥的施作方法,書民想要為雲林的鄉親引進新工法,提供在地而優質的防治服務。「我覺得雲林也需要這樣的服務,也是需要有品質的服務,不是一定找外縣市。」


創業初期最辛苦的是開發客戶,「那時候雲林像沙漠。」大多數的雲林餐廳都是小店,老闆們不認為需要害物防治的服務,當時真的很難說服他們。從零開始,書民從自己熟悉的店家做起,主動跟客戶聊防治,然後再以做好服務防治留住客戶。



要說服客戶可一點都不容易,尤其是那些習慣傳統做法的客戶,總覺得噴藥噴到煙霧瀰漫才算是「有效」的防治,但是書民會堅持在白天施作的工法,跟客戶說「希望能用最少的藥劑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我要堅持我的立場和專業」,雖然開始的時候還是在會逼於無奈地情況下妥協,但隨著公司穩定發展,他會堅持自己的做法,因為用專業的防治方法對客戶和防治師都有好處,「只要對症下藥,就很快把問題處理掉。但這要跟客戶做好事前的溝通,讓客戶認同才去做,沒有溝通,客戶會不理解,以為我們在偷懶」。


服務雲林鄉親六年來,書民發現雲林的客戶很重視感受度,「即便你能幫他解決害物問題,但過程重你讓他不開心,他寧願不要」,所以書民會跟客戶有好的關係,在施作時會關心客戶,跟他們聊天,甚至到客戶店家吃飯,彼此間義氣相挺互相支援,是一段段充滿溫度和人情的關係。「耘箖環衛」的臉書也溢出了滿滿的人情,除了展現公司的專業形象,更流露出「耘箖」的親切與溫暖。


書民固然一個柔軟而重情的人,除了關懷客戶,這一位新手爸爸都把愛留給家人。他的兒子現在才一歲半,跑跳爬翻是兒子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整天都電力滿滿,書民心疼老婆太累,一有空班就幫忙顧小孩。他一有時間就帶孩子去親子公園放電,甚至美術館和表演會充電,就算孩子看不懂,也希望他在充滿文化氣息的環境中長大,「我們從小沒有這樣的環境,但希望未來小孩可以,現在自己有一點能力,希望給他好一點的生活。」現在小孩只是牙牙學語的階段,這一位爸爸已經開始在想他的孩子要進什麼小學。


一年的八八父親節,「耘箖環衛」的臉書上貼著一張書民抱著孩子是的背影照片,照片之下有其中兩句話是這樣寫的

「無論爸爸手上的工具是什麼,都能撐起最甜蜜的家。」

那個溫柔而寬廣的背影,正默默守護著,不只是那一個小小的家,還有他的「耘箖」(雲林)。


*文章著作權為「​九鼎知識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所有,歡迎引用或轉載,請註明出處。如需修改、翻印或重製,請聯繫「​九鼎知識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侵權必究。

 
 
 

Comments


02-2837-5100

©2022 by TaiwanPestManagmentcircle.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