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重義、率性而為的「聖德環保工程」 第二代負責人陳啟明
- SARAH WU
- Jul 29, 2024
- 4 min read

聽阿嬤的話,繼承家業
陳啟明是個簡單直接的人,因為阿嬤的一句話,辭掉科技廠的工作,回家接手爸創立的「聖德環保工程」。那時,公司主要的業務為廢棄物清理、水溝清理以及鄰里噴消。民國100年新北市升格直轄市後,市政府的病媒防治業務改向民間公開招標,那一年「聖德」以20元之差得到鄰里消毒標案,從此它成了「聖德環保工程」主要業務,直到今天。
脾氣修煉場
剛入行時,啟明只有23歲,年紀輕輕的他對病媒防治一無所知。行業知識、施作工法到行政文書.....都是他慢慢摸索得來,他說要了解機器使用方法,哪有比「自己拆、自己修」懂的快。對他而言,比起工法和機器,跟里長和民眾溝通、為民眾解決事情更不容易;「難搞的民眾一大堆」,對噴藥技術員額外、不合理的要求比比皆是;為了大事化小,他多半直接答應民眾的要求,「因為拒絕了民眾,他會覺得你不配合,也會跟里長說,最後里長還不是請你再跑一趟。」
啟明坦言自己「小時候個性沒那麼好」很是衝動,他一不高興就發飆、動手動腳、三秒爆粗口;剛開始做鄰里噴藥時,民眾挑釁的言語是100%靈驗的最佳點火器,一點就著,全武行的火爆場面總是搞得現場很緊張。那些年多虧了幾位年長的里長耐心勸說和教導,因此他也少惹了很多麻煩。三、四年的跌跌撞撞後,他學會忍住情緒,收斂脾氣、放軟身段。「在外面工作,放任情緒對事情都不會有什麼好處,反正到最後事情能圓滿就好。」現在的他與當年的火爆相差甚遠。
諒解與勸說
「在戶外工作,要他們(員工)完全沒有脾氣、沒有情緒是很困難的,我只能要求他們盡量控制。」出身防治第一線的他完全能體會背著高溫大機器的同仁在大太陽底下的心浮氣躁;現在的他轉化爲降溫的勸導者, 「我會跟他們說,你再怎麼情緒化,對事情都不會有好處」。
團隊裡成員個個年紀都比他大,開口「說教」、「糾正」這些長輩實在困難,他想到的對策是上班時間以公司主管的立場跟員工說明,下班時間跟著他們阿北長、阿北短的閒聊家常打好關係,同時扮演「主管」、「晚輩」的角色。
怠倦與堅持
撐起一家有二十位員工的公司不是開玩笑的,啟明在106、107那兩年曾有放下的念頭,當時一邊面對過去客戶向他招手,開出不錯的誘人價格,另一邊要獨自處理公司的大大小小、前前後後的鎖事,放棄的念頭常常冒出來;再加上家裡也有事情等著他處理,心累、身體累,又沒有其他人分擔的情況下,他思考倒不如就當個上班族,「一個月至少也有八九萬,幹嘛這麼累」。只是阿嬤的話像緊箍咒一樣揮不掉,而且老爸年紀也大了,需要他硬著頭皮堅持下去,「如果我不繼承,老爸辛苦經營的公司可能就沒了。」現在他把阿嬤帶到公司旁邊的住處,方便經營公司時,一邊照顧和探望。

疫情期間的無名英雄
回想起入行這十幾年,啟明認為每次疫情出現時都是難熬的,不管是登革熱,還是三、四年前新冠肺炎,防治人員作為防疫的最前線,隨時都在緊急戒備之中,我們一收到通報就需要立刻行動,「就算半夜十一、二點,也會第一時間背著機器去處理」。新冠肺炎剛開始肆虐時,民眾人心惶惶,啟明跟其他防治人員一樣,隨時待命。
疫情初期,『鑽石公主號』事件很爆發,新北環保局找不到願意承接郵輪遊客行徑路線清消的業者,甚至責任區域內的PCO業者也推辭,倒是他戴著鋼盔往前接下這人人害怕的案子。
帶著兩組超過17位防治人員各處奔波,光是將確診遊客的足跡都清消一遍,就得花三天三夜。我們完成平常的例行工作後,立刻換藥趕去下一站清消,當時,我們每天走超過七個小時,最遠要走到平溪、瑞芳、萬里,誇張的是竟沒跟政府收一塊錢,他只留給權責機關一句話,「圓滿就好其餘的再說吧!」
而那只是開頭而已,在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這兩年多三年的抗戰中,病媒防治業者總是馬不停蹄地工作,「聖德」也不例外,高峰期一天要處理數百個通報案件;進行住家、社區和防疫旅館的消毒,除了確診者和隔離者住處,還要處理往生者的住處。「坦白講,雖然那時價格很好,但大家都不敢去做。」啟明收到環保局的緊急通報,總會二話不說先調動人手處理,他知道公家機關的難處,也了解公家機關流程的繁瑣,有時候懶得請款,「當作是回饋社會。」配合度極強,加上高效率,「聖德環保工程」被同行冠上『新北雙霸』的名號。

終年無休的鐵人生活
「我沒有太大的野心,讓大家有飯吃,案子做好就可以了。」由於公家機關的標案利潤很少,所以公司的接案子的數量一定要夠多才能維持公司營運。但是案子的數量多,出勤和文書的量也很多,為了完成工作,啟明週末也進辦公室做事,「從100年到105年,每天幾乎只睡兩個小時,這樣的日子延續四、五年」,「早上八點到三、四點噴藥,之後還要做廢棄物清理、園藝、水溝清理,還要回辦公室處理文書,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時通常已經凌晨兩、三點,吃個飯洗個澡多半來到已經三、四點,睡一下後,五、六點又要出門」。直到減少了廢棄物清理業務後,他才稍微輕鬆了一點,但頂多也只是多睡一、兩個小時罷了。「未來病媒防治不會減少,只會增加,只要能維持二十個家庭的生計已經很不錯了。」
簡單的成就感和願望
「我重感情,對別人開口幾乎是有求必應。」朋友找啟明幫忙,他都會仗義相助,「我的成就感來自大家都需要我。」長期過著鐵人般忙碌地工作,讓休息成了奢侈的願望,「如果有多一點休息時間的話,除了睡覺還是睡覺。」、「偷空喝杯咖啡,就是休息」他笑笑說著,雖然肉體很勞累,但內心很自在——這就是他選擇的生活。
*文章著作權為「九鼎知識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所有,歡迎引用或轉載,請註明出處。如需修改、翻印或重製,請聯繫「九鼎知識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侵權必究。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