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就能實踐理想——李政盟與他的「泰立環保服務有限公司」
- SARAH WU
- Jun 26, 2024
- 5 min read

從「李八條」到「李十三條」
在創立「泰立」時,李政盟已經有九年的病媒防治業經驗,他在舊東家工作的日子裡,對企業經營有很多想法,曾經在開會時他羅列出八點建議,但是都不被採用,下一次這位「李八條」又多列了五項建議,變成了「李十三條」,雖經過多次強烈解釋自己的想法仍無法撼動公司的決定,他決定自己創業,實踐自己的經營理念。「泰立」自2001年創立以來,經歷過二十二個寒暑的洗練後,成為業內值得信任的病媒防治廠商之一。
創立公司,實踐理想
「現在我的公司就是我當初想要的樣子。」李政盟自信地說著,「我們的公司採取類軍事化的管理精神」,他和搭檔劉恩輝重視團隊紀律,認為防治人員忠誠度、品德、工作能力缺一不可。「泰立」的員工辦公室貼著藍色的大字:「熱誠服務、專業技術、施工安全、滿意效果、團隊合作」——是防治團隊成員的五大信念。公司的嚴格的管理,包含防治人員輪流值班、在清潔範圍上有明確的分工、輪流打掃防治人員辦公區的廁所,加上每一位員工都有齊備、乾淨的工具和整潔的制服,從內在的訓練到外表,務求以最好的狀態和形象服務客戶。
「泰立」重視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防治人員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得到足夠的支援,而不是單打獨鬥;公司的輔導員制度,是協助新人適應工作的重要環節,新人的考核升等需要員工內部投票通過,防治團隊有明確的階級制度,對管理階層而言,這樣的設計讓員工有經過努力挑戰獲得升等肯定的榮譽感。管理制度加上福利,也讓防治人員對公司有歸屬感。目前公司的防治人員年齡層橫跨二十多歲到四十幾歲,元老級的防治人員已服務公司超過二十年,「資深的員工再訓可以有很大的創造力」——人員持續再培訓,並在工作中體驗到自我價值,願意繼續留在團隊。

提升技能的重大戰役
多年來,「泰立」防治團隊打過很多場戰役,「環南市場」一役是鼠患防治技術的分水嶺。環南市場這個台北最大的傳統市場,一直有嚴重鼠患的問題,市場拆卸後如何減低老鼠亂竄,確實是一場“聞鼠色變”的硬仗。團隊把案子當作是鼠患的「教練場」,在管理和策劃上,李政盟學會計劃和部署,在撰寫防治計劃書時大量參考國外的做法,不斷地摸索和改進;團隊也花了很多時間和心力製作防治檢測調查報告,包括鼠種數量和比例的統計、鼠餌介紹和效果,鼠害監測和防治效果。在實戰經驗上,團隊學會如何綜合性地處理鼠患,劉恩輝驕傲的說著:「老鼠防治有五個方法:『毒、堵、抓、驅、清』——需要使用毒殺、防堵、捕捉、驅離、清除這五個要綜合運用才有效果。」經過了這一場艱苦的戰役後,「泰立」團隊在鼠患防治上練得一身好武功。
除了鼠患防治,李政盟樹木修護班結業後,被老師指定安排他去香港九龍的南蓮園池學習樹木調查,並要做樹木白蟻的防治,由於建築物是死的,防治處理不太會有破壞建築物的問題,但樹是活的,要如何防治白蟻又可以讓樹木健康成長,是另外一門學問。李政盟在進修和進行樹木調查時,跟老師、樹木保護人員和植物專家學習,讓他獲益良多,他也慶幸不同的課程讓他有機會開創不同的事業版圖。

公司未來方向的考量
「我這幾年遇到的問題是到底要不要擴大規模,這勢必會遇到一些問題,包括在優秀人才的徵求、品質的控管,以及要不要跟同業競價競爭,都是很難抉擇,後來我們還是決定維持既有的道路。我們做得比較慢,但我們做得很穩。」雖然公司一直很穩定,他面臨擴大規模的兩難,最後他還是決定堅持在品質的道路上。面對同業競爭多少會有一點壓力,「有些新創的公司很有想法,大膽投資設備、知識財。」李政盟也了解數位轉型是行業未來的趨勢,近年也積極嘗試導入線上系統,讓公司追上時代的腳步。
新時代創業之難
「每一個時代創業都會遭受困難,現在創業的人更辛苦,在業務上的經營和技術上提升比我們那時候難。」李政盟認為以前創業只要勤勞、努力一點就可以比別人強,但現在創業不只要努力,還需要勇氣。「以前(PCO)不到一千家,現在有一千五百多家。」所以要存活下來也不用容易,「前半年是生存期,如果三年內沒有辦法拓展,還是一個人的話,那大概就是那樣。」他認為現在的PCO創業者需要具備四個條件:財力、基本技術、經營及創新的能力,才可以穩定經營下去。
熱心公益,回饋社會
李政盟除了經營「泰立」以外,工作以外的時間都花在社會服務,「社會服務是一種連結,當我們有能力應該要幫助」。另外他也投入國際同濟會,以照顧兒童為第一優先為使命,溫馨年菜寒冬送暖、捐血活動、亞特杯心智障礙運動會、反毒反暴力活動,也盡一己之力擔任義警協助治安維護。

李政盟也樂於服務同業,除了擔任「台灣環境有害生物管理協會」理事,還是「台北市病媒防治商業同業公會」的五朝元老,順理成章擔任第十二屆台北市同業公會理事長,期間他安排公會一年三次社會服務,包括拜訪養老院和育兒院。
李政盟認為公會是產業跟政府、學界一個重要的橋樑,公會作為跟政府單位溝通的對口,有時候需要跟地方民意代表互動和交流,才能連繫到政府人員。「我們還在持續努力中。」他希望病媒防治業界需要提升的專業能力,才能突顯行業的價值,「病媒防治業常常被歸類,附屬在清潔業的一部份,我們需要跟清潔業做出差異化,讓行業獨立出來。我們賺的是知識財,不是勞力,用管理的方式把問題解決或打開。」
或許社會正在改變中,只是不太顯眼,就像默默付出的病媒防治人員,在繁華城市的背後捍衛著我們的衛生環境——相信所有的汗水都不會白流,所有努力將會化作成果,終有一天被看見。我們等待著這一天。
*文章著作權為「九鼎知識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所有,歡迎引用或轉載,請註明出處。如需修改、翻印或重製,請聯繫「九鼎知識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侵權必究。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