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做出這行業與眾不同的面貌」——「永信除蟲消毒」負責人李亮智
- SARAH WU
- May 22, 2023
- 3 min read

人稱「阿亮」的李亮智是一位有魄力,對行業充滿熱情的年輕人。他跟許多病媒防治業者一樣擁有健碩的身形,卻散發著斯文而和善的氣息,或許是因為他身上的襯衫,或許是他身上的書卷味——訪談當天,他把最近正在讀的《納瓦爾寶典》帶在身上,書裡面講的形而上的人生智慧。阿亮習慣把書本中學到的東西記在手機的筆記裡,這些筆記將會是他事業和人生的道路上的明燈,指引他向前。
「最近我讀到,如果你在兩個選擇中無法選擇,你應該要選擇短期痛苦而且艱難的選擇,通常短期痛苦而且艱難的選擇會帶來長期的利益。」這讓阿亮想起經營公司要建立制度的必要,過程中需要做出困難取捨,有些時候會很痛苦,但為了長遠的目標,他會選擇去經歷和面艱難。防治工作需要消耗很多體力,又經常舟車勞頓,要抽時間讀書非常不容易,阿亮經營的公司才剛起步,面臨生存、與成長的壓力,加上每日必須處理的雜事,但他還願意抽時間看書自我增值,少一點意志力很難維持下去。
當了幾年汲汲營營的上班族,後來因為結婚生子開銷增加,朝九晚五的工作薪資顯然不夠,正當有個朋友從餐飲業轉到防治業,打探之下,阿亮發現防治工作的薪資不少,工作時間又自由,也萌生了轉換跑道的念頭。為了養家活口,除了白天在防治公司的正職工作外,他晚上還還去另一間公司兼職, 除了要更快速的了解行業外, 更因為年紀已經不小,沒有時間蹉跎,他像射出去的弓, 沒有回頭路,只能拼了命地把工作做好。累積了幾年經驗後,他認為防治業適合自己,也認為只要持續耕耘會「有一個未來是可期待的」,當了幾年防治師後,阿亮創立「永信除蟲消毒」。
阿亮萌生起開公司的念頭,是因為他觀察到防治業者普遍與客戶脫節,客戶對防治的期待跟業者不一樣,之間產生很大的落差。過往保險業跟客服主管的經驗讓他了解客戶的心態,就是這“重視客戶的感受”,他著手開一間防治效果好又不會跟客戶脫節的公司。「我可以做到某程度與眾不同,跟大公司不一樣,跟傳統業者不一樣」。
「我認為這個行業是服務業不是除蟲業,只要我們認定自己是服務業,我們的回答會從客戶的心態和需求上切入,在他們的需求探討出更多的需求」。對行業與經營公司有明確的想法後,阿亮慢慢摸索,公司開業還不到三年就有相當的規模,並預計在今年夏天增加中部的據點。阿亮的目標是希望公司逐漸有了規模擴大以後,每個直轄市都有服務的據點。

從防治師到創業,這個過程絕對不會一帆順風。家人剛開始的時候超反對他進防治業,「你這樣噴藥,會不會四十歲就往生了?」家人心底的擔心,他看在眼底。他也的確看過傳統噴藥的前輩,每天近距離接觸藥劑卻沒有穿戴麻煩的防護衣物,長期結果是造成身體上有職業傷害,「他的手全都裂開,而且不會好的,因為它已經傷害到真皮組織」。家人的恐懼與職業傷害都是可以理解的,阿亮認為「恐懼的源頭是資訊性不足」,他嘗試跟家人解釋,只要有用藥的知識,做好防護措施也就能控制風險。
進入行業的初衷之一,是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環境。現在公司的業務多了,老婆辭掉原來的工作,幫忙處理公司內勤的事務,在建立公司體制的過程中,夫妻之間偶爾會有摩擦,但阿亮相信未來這只是痛苦而短暫的過程,長遠而言還是有好處的。人生不會順風順水,要累積痛苦的東西,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堅韌強大。
公司發展的藍圖清晰,一步一步摸索著,未來要建立台北以外的據點,代表陪伴家人的時間變少。阿亮計劃暑假帶家人去台中,一邊建立公司新據點,一邊跟老婆、女兒在台中過暑假。兼顧家庭和事業的確不容易,但因為對未來有更多的期待、更美的想像,即便路途艱難,也不回頭。
*文章著作權為「九鼎知識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所有,歡迎引用或轉載,請註明出處。如需修改、翻印或重製,請聯繫「九鼎知識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侵權必究。
Коментарі